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成就卓越的中国制造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成就卓越的中国制造

来自:admin 点击数:2710 添加时间:2010-08-11 0:00:00
【IT商业新闻网】自从雷曼兄弟倒闭后,全世界媒体的集点都放在美国金融海啸带来的全球经济连锁反应上,看似无暇顾及如同连续剧上演的三聚氰胺事件及其引发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欧洲、北美和亚洲多国已经暂时禁止从中国进口任何奶制品。联想起此前中国制造产品频频被进口国家勒令召回,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国际最大的障碍之一。

    现如今全球经济开始下滑,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工厂,制造业首当其冲。此前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问题的妖魔化更使制造业岌岌可危,质量问题甚至已经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大批出口型企业相继倒闭。经济形势利好情况下规模和产量得到扩充的企业开始减产,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生产质量上,企图在质量上进一步控制成本。

    质量问题无法杜绝

    实际上,在制造企业里,完全杜绝产品生产质量问题是不可能的。产品质量的检测采用随机抽查的形式,按照统计学的规律,通过判断抽检次品概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来作为整批产品是否合格。这种检测方式有理论作为支持:统计学中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用标准差σ(西格玛)来表示数据相对于平均值的分散程度。“西格玛水平”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顾客要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这里,目标值是指顾客要求的理想值;规格限是指顾客允许的质量特性的波动范围。假设,过程输出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并且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目标值重合,那么σ越小,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就越靠近于目标值,同时该特性落到规格限外的概率就越小,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以缺陷率计量质量特性时,用“s”度量缺陷率。6s质量表示质量特性的缺陷率仅为3.4ppm。(ppm一百万分之一),西格玛水平与缺陷率的关系如图1和表1所示。

\

图1 6s质量与3s质量(缺陷率)

表1 西格玛水平与缺陷率的关系

\

    六西格玛理论认为,大多数企业在3σ~4σ间运转,也就是说每百万次操作失误在6210~66800之间,这些缺陷要求经营者以销售额在15%~30%的资金进行事后的弥补或修正。而如果做到6σ,事后弥补的资金将降低到约为销售额的5%。可以说,成功实施了六西格玛等同于卓越的质量管理。自从1987年被摩托罗拉公司首创作为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经营战略,六西格玛方法随后被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等众多跨国企业采用并取得了卓越的效果,尤其在通用的应用使之成为与产品服务、全球化并驾齐驱的通用三大战略之一,而成为世界知名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有了世界知名制造企业的成功应用,六西格玛方法无疑也是中国制造走向卓越的重要加速器。海尔、格力、奇瑞等中国制造企业行业龙头已在质量相关的业务流程上严格把关,但中国企业通过实施六西格玛提升质量,还处于发展的初期。

 

    三一重工就是现阶段通过统计工具实现质量管理的企业之一。而三一重工开始采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向世界重型装备企业看齐,加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通过SBTI的咨询服务,经过对市面上统计软件的反复比较,三一重工最后选择了JMP。JMP帮助三一分析了影响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发挥的作用,并加以改进。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曾当着几千名员工的面销毁不合格的刚生产出来的一台泵车和一台拖泵的这种事情不会再出现了,解决质量问题不仅是三一重工走向国际的通行证,也逐渐成为了三一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文化。

    企业对自身产品品质的严格要求有利于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对整个产业链品质的提升也有促进。微软就曾为XBOX的两家供应商购买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软件JMP,因为微软要求供应商的产品在检验时提供JMP软件格式的数据,以确保XBOX的客户得到从统计意义上质量最好的产品。不管是自主研发生产还是代工,当中国制造企业对质量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其积极的影响往小处说对市场占有率、顾客回头率的提升,返修率、成本的降低,往大处说是促进了中国整个产业升级。在这些方面,三一重工、海尔、奇瑞作为各自行业的代表,都开了个好头。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的核心,是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数据以从中找到决策的依据来促进质量改进工作的实施,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不仅在生产环节上有广泛的应用,研发过程上的应用也是如此。以医药行业为例,因为药品的质量和药品研发相关度比传统制造业更高,所以在药品研发的过程中,稳定性对于药效的影响非常关键。而通过统计方法,找到影响药效的可能因素加以分析,从而提高药品研发和生产的过程稳定和工艺能力是全球药厂的普遍做法。

    除了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工艺、生产等环节上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之外,诸如银行、金融等服务业对质量的要求,也是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

    实施和标准两手抓

    六西格玛是一种理念,也是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实现业绩突破的方法。作为一个舶来品,经过了几年的应用,六西格玛在中国刚进入发展阶段。据了解,中芯国际、国民半导体、中兴通讯、马鞍山钢铁、罗氏制药等等都选择使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提升质量。JMP大中国区总经理严雪林透露,中国企业对于六西格玛质量关系的需求非常旺盛。自从2006年在中国成立以来,JMP平均每年150%的年增长率以及客户100%的增长的优秀业绩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这一发展势头还将持续下去。但是,在和客户接触的过程中,JMP中国区总经理严雪林也看到了中国企业在应用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

    比如,企业生产出现不合格产品的因素有很多,也有一些客户实施了六西格玛,但是仍然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理论上说,严格按照六西格玛实施的流程,即从界定(确定改进的目标及其进度),到测量(了解现有质量水平)、分析(利用统计学工具找到影响质量的少数几个关键因素)、改进(确立最佳改进方案)、控制(维持改进结果,监控新的流程),得出的关于几个关键因素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不会有误的。“即使有优秀的软件,如果没有很认真的去用,不一定就会用好。”严雪林对这种情况表示了担忧。这是一个“万能道理”,但是基于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软件就是一款用数字“说话”的工具,这话又显得特别中肯:没有很好地应用的直接结果就是干扰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的选择。比如,由于前期采集的数据理解上的偏差,造成对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的判断失误,就有可能导致最终的分析结果产生失误,而按照这种结果改善的流程也并非最佳流程。这时,有实施经验的顾问对项目的成功与否就显得非常关键的了。尤其对于并没有专业的质量控制团队的中小企业,第三方的管理咨询就更为重要。而那些对质量控制严格的大型企业,有专业的质量控制团队,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软件的易学易用就基本能满足需求了,友好的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软件就能弥补使用人员在统计分析理论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的劣势,降低了使用的门槛。JMP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从JMP6到JMP7,每次更新的版本都在易用性上下了很大功夫。并且,JMP软件里集成了大量的图形化的功能。“图形的质量,图形的多样性以及用图形去分析数据的简单性,在这三个纬度上JMP都是领先的。”严雪林说。

    除了人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之外,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软件对产品使用者采用的标准无能为力。前段时间出口到香港的鸡蛋三聚氰胺超标事件,就是由于香港三聚氰胺的标准含量更低,在中国大陆抽检合格的产品到了香港就已经超标。这与质量本身是没有关系的。更多的例子,比如药物中含有的可能对人体有害化学物质的含量标准等。现在这一情况有所改变,作为全球最大的私人统计分析软件供应商SAS的独立事业部,JMP已经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来了。“在美国我们和参与标准制定的政府机构一起合作,共同制定诸如食品、药品生产等多个领域的标准。我们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就是为标准的制定者提供用专业的方法(用JMP软件)找到合理的标准的区间;但是这些标准并非一成不变,为了保证制定标准流程的持续稳定,我们也会和生产者合作,确保这个流程不会限制产品的发展,而是对产品的设计和质量有帮助。” JMP国际业务总监Steve Adams先生透露,“目前,JMP中国区正在试图帮助中国卫生部和药监局推进标准,并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提供更专业的方法论。”当标准一致之后,因为标准不同而致使产品质量检测结果有差异的问题也得以解决。企业要做的,就是专注提升产品质量,这是中国制造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使中国制造业长期处在价值链的低端,过度的低价竞争力使全球都享受中国制造带来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但中国制造还是不免遭到集体声讨和抵制。

    中国制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要解决这个问题,并实现中国制造质的飞跃,产业升级是必由之路。国家大力推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就是希望能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使中国企业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自主创新是中国制造要走的一条荆棘路,但是短期之内,中国还是世界制造的中心,企业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仍然需要先打上中国制造,而制造的品质就是企业首先需要克服的一个短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间还有一个中国卓越制造。

    更为实际的是,全球金融海啸来袭,中国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中国企业如何渡过这一难关?业内有人说,当市场过滤了毫无技术竞争能力的企业,被挤掉泡沫的行业将会更加健康,将有利于中国企业竞争向自主创新方向发展。IT建设无疑是帮助企业过冬的重要手段,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该如何在IT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最有利于企业“迎春”的工具,是企业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医者有三境界:“上医治未病,中医治病初,下医治病重”。其中,“治未病”是医者的最高境界。在企业管理中,解决质量管理问题,就如同行医用药一样,在产品未生产出来之前就找到问题并解决掉。六西格玛标准是业内卓越品质的标准,通过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工具无疑是“治未病”的良方。当企业对“健康”重视最终形成企业的文化,等到制造业下一个“春天”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有更好的竞争力应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